盛夏到来,荔枝、龙眼、黄皮、水蜜桃等时令水果纷纷上市,各地的农业园区竞相推出了当地特色的“水果采摘之旅”。记者走访各大旅行社也发现,水果采摘线已经成为市民出游的热门选择,同比至少增一成,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另外,水果采摘线路还往往结合了当地特色的古村古居等人文因素,受到了许多学生及家长的青睐。广州市旅游局副局长马相承在接受采访时更指出:“这样的线路符合了今年国家旅游局倡导的‘城乡和谐游’的宗旨。”
游客心态:全家摘果增进感情 来自广州各大旅行社的统计显示,水果采摘线路备受一家大小的欢迎,成为暑期亲子团的热门选择。不少游客表示,摘果线路不仅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全家人还能在共同摘果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增进感情。
刚刚报名参加珠海银沙湾、金台寺、天然生态果园龙眼园、唐家三庙、休闲好玩二天团的李先生说,虽然超市里什么水果都有,但乡村的新鲜水果还是不一样;另一方面趁着孩子放暑假,带他到农家田园去见识见识,以免出现“鸡有四条腿”的笑话。在听说从化大丘园火龙果正红时,成先生则准备自驾车过去尝尝,顺便看看从未见过的火龙果树,“听说那里的火龙果市面上都没有卖的,带多几箱回来送给亲戚朋友应该很合适。”另外,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等都熟了,瓜果飘香,吸引了许多有“新疆情结”的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单位也组织员工去进行水果采摘,“8月河源的‘水果之王’猕猴桃成熟了,我们准确组织员工及家属去那里好好的玩一下,又健康又实惠。”某公司经理告诉记者。
出行方向:省内为主西北为辅 据了解,目前推出的摘果路线中,以省内1~2天的短线游最受欢迎,目前正是龙眼和火龙果的丰收季节,不少市民都选择去从化、增城等地的果园摘果,江门、清远、中山、珠海的生态果园也很受青睐。
而在一些国内长线中,旅行社亦适时添入采摘水果的内容,主要是西北方向,市场反应不错。如有旅行社所推的宁夏沙湖、中卫沙坡头、兰州、青海湖三省联游双飞五天游中,行程有采摘枸杞;南湖国旅·西部假期相关负责人则介绍,时下大热的新疆旅游线路中,前往吐鲁番(葡萄沟)采摘葡萄、哈密瓜等时令佳果更是不二之选。
玩法特色:融进人文因素 目前,采摘线路开始趋向精品化和复合化。据记者了解,不少此类产品都摒弃过去单纯建立在“农家乐”基础上的做法,为游线融进了古村古居等人文因素,有的甚至把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商贸活动融为一体,使“老广”们在尽享摘果之乐时,也能了解到更多的历史人文,适应了目前很多游客对于深度游的要求。
据介绍,从化摘果线中,除了可以参观火龙果庄园之外,还可以游览钱岗古村、广裕祠等,在南宋名将陆秀夫后人建立的古村落里追忆历史;而去河源采摘猕猴桃的时候则可以绕到苏家围在苏轼后裔的客家围屋里谈古论今等等;去到珠海,则不仅可以吃尽鲜果、闻尽果香,还可以在唐家镇的举人村尽享书香之气。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采摘游的精品化、复合化,实质上是丰富旅游种类,扩大旅游受众面的手段。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除了采摘还是采摘”的旧式游法,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更前卫”的出境采摘游。拓宽旅游手段,让更多的人接受“采摘游”,才是拉动采摘旅游经济的有效途径。
盛夏时节,广州连日高温让人胃口大减,唯独对于水果,却是来者不拒、惟恐少之。那么,干脆到果林里尽享一“夏”吧,既可以在树荫下避暑纳凉,又可以亲手攀摘尝尽鲜果。吃饱了,还可以就近到一些休闲古村里散散步,一条小道从古走到今,无减肥之忧,却有幽静之乐,何乐而不为?
推荐线路1:火龙果VS广裕祠 从化大丘园农庄、溪头村、钱岗古村、广裕祠一日游
●推荐理由:你见过火龙果树么?听说那严格说来不是一种树,更像是无数仙人棒的结合体;试想一下,离广州市区仅有不到一小时车程的从化,就有数百亩连片的火龙果园,岂止是“惊艳”而已呢?久负盛名的广裕祠就在附近,那里的一幅木雕被称为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从化:火龙蜜果鲜艳夺人 ●线路简介:早上从广州出发到大丘园品尝火龙果,游园途中听工作人员介绍火龙果的种植过程;中午吃农家菜;下午去钱岗古村参观,重点游览广裕祠。
●线路亮点:大丘园是台湾农艺师刘敏正兄弟创办的火龙果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果树,两米多高的绿鞭枝条上挂满绛红色圆果,类似霸王花的玉白色花朵裹着嫩黄花蕊,把整个果园装饰得绚丽多彩。据说从化的火龙果经过了特殊改良,不但植株粗生快大,独创了不少新品种如红皮红肉、黄皮黄肉等,而且其甜度高达20度,比进口的火龙果甜两倍,从而成为从化荔枝之外的又一张名片。
著名的广裕祠则坐落在从化太平镇的钱岗古村里。村民大部分姓陆,是南宋忠臣陆秀夫(1236~1279年)的后裔。钱岗古村建于宋代,别具韵味。看似布局随意,却是迂回曲折,别有深意——贼人贸然进得村来,也休想转得出去。它四面朝向,东西南北四座门楼保持完好。古巷深且多,以鹅卵石甚至黄蜡石铺砌。在西更楼封檐板上发现的《珠江江城图》,更被誉为“广州的《清明上河图》”,极具价值。
推荐线路2:猕猴桃VS苏家围 河源万绿湖、苏家围、和平猕猴桃基地二日游
●推荐理由:河源和平的万亩猕猴桃果园,如今也是硕果累累、丰收在望,8月中旬当地的“猕猴桃节”也将正式拉开序幕;猕猴桃素来以营养味美被称为“水果之王”,追求健康人生的市民自然不能错过。苏家围则是苏轼后裔所建,是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
河源:猕猴桃健康制胜 ●线路简介:该线路以休闲度假为重,第一天游览万绿湖、苏家围,第二天赶到和平游览猕猴桃基地,还可就近去玩一下河源特有的热水漂流。
●线路亮点:万亩猕猴桃果园,位于和平县合水镇境内,已开发面积1200亩,种植各类果树300亩,人造风景林800亩。园中猕猴桃等果树种植纵横交错,错落有致,水果品质清甜、味野,绿色环保。每当盛夏之时,串串猕猴桃果挂满栅架,沉甸甸,绿油油,晶亮亮,似满栅猕猴攀吊,极富动感。
苏家围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后裔居住地,是一个在历史长河里流淌的村庄,只要你走进去,就会被它的古老、深沉、淳朴所吸引、所折服,客家文化浓缩在这个小村庄里:客家古老民居、乡村性别男女、农耕农事长廊等等,东江与久社河交汇于此,更是营造了其宁静、悠然的意境,那里的古榕、老屋、江风、竹韵、牧歌和野趣,造就了一个南中国的画里乡村。
推荐线路3:荔枝龙眼VS大卢村 广西灵山六峰山、大卢村、钦州犀牛脚三娘湾、七十二径、贵台八寨沟三日游
●推荐理由:该线路一直备受自驾车一族的青睐。广西灵山位于两广交界之处,当地的荔枝龙眼畅销海内外,六月底开始的灵山荔枝节虽然已近尾声,龙眼时节紧跟而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卢村是广西保存最完好的也是最大群落的古代明清建筑村落,很值得游览。
灵山:荔熟飘香龙眼诱惑
●线路简介:该线路还可以去被誉为“中华海豚之乡”的钦州犀牛脚三娘湾,而由于临近海边,还可以去金滩和当地渔民一起出海捕鱼等等,特别适合三五好友驾车前行。
●线路亮点:位于广西灵山县东郊的大芦村是“中国荔枝之乡的荔枝村”、 “水果之乡的水果村”。村里村外,从山坡、田垌到农家的庭院,满目果树葱笼,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宅院前后、水岸边,那些吸纳了几百年日月精华和山水淑气的荔枝树、樟树、橙木树,蜡杆虬枝,苍翠盘郁,恰似一座座巨型盘景。有诗为证:“宅绕青溪耸秀峰,松林鹤友晚烟笼。小楼掩路斜阳外,半亩方塘荔映红。”
(广西钦州市旅游局推荐)记者 鲍音瑛
横街举办“葡萄节”,浙江葡萄也酿酒 临安新闻网 黄丁宁 陈小雯:有多年葡萄种植历史的浙江临安锦城街道横街村,今年500亩葡萄又获大丰收,平均每亩可产出1500公斤。虽然前几天的狂风暴雨让农户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但当地农民精挑细选被风吹倒的葡萄,用清水洗过后浸酿葡萄酒,味甘甜醇厚,为果农增收另辟新路。今天该村将举行盛大的首届葡萄节。
采摘:城里人的绿色“形式主义” 哈尔滨日报 记者薛明贾大雷:环保的农家蔬菜、野外放养的家禽、古朴干净的农家旅舍……这种原生态的农业方式已经悄然出现在我们身边,并逐渐形成“产业链”,伴随着采摘游的一路兴起,这种以“农家乐”为载体的农村休闲游正在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一种生活方式。
收获果实也收获好心情 脱胎于农家休闲游的采摘游开始兴起,甚至出现了都市“农民”的队伍。他们租种农民的土地,自己耕耘。在阿城、呼兰等区的乡下,许多人租到菜地一年的使用权后,开始了自己种菜、自己摘、自己吃的“农家生活”。据了解,现在已经有几百个家庭在这里建起了自己家的菜园子。许多人选择去郊区种菜,把翻地、撒种当成新的健身放松方式。尤其是有老人、孩子的家庭,老人热衷于重拾农耕梦,孩子则被家长带去亲近土地。上周日,市民孙兴带着妻子、女儿和岳父岳母一起开车来到自家菜地———位于红旗满族乡阿城区的一块二分大小的菜地,为全家人种下的菠菜、西瓜和草莓浇水施肥。孙兴是和邻居们一起租种到这块地的。今年春天,有关部门组织了“乡下有我三分田”活动,农民将耕地分块出租,并为租地的家庭提供工具和有机肥,以及黄瓜、西红柿、草莓、菠菜等种子,另外还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没想到一下子就租出去100多块地。负责这项业务的张主任告诉记者,租菜地的人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城里人,“但不少人连韭菜和蒜苗都分不清,他们的父母有些以前干过农活”。几乎所有家庭都是带着孩子来的。
孙兴的女儿刚5岁,自从两周前跟姥爷一起亲手把种子撒进土里,这块菜地就成了她的牵挂,一到周末就催父母快去。“我们在菜地里忙活时,她就在一边和泥、抓蚯蚓,玩得可高兴了。”孙兴告诉记者,岳父岳母年轻时在农村劳动过,退休后闲得慌,一听女婿说可以在乡下租菜地就马上报了名。两位老人每周末搭女婿的车去菜地,平时女儿女婿上班了,就自己坐公交车去,是全家在菜地里最卖力气的劳力。
时值7月,哈尔滨市郊的采摘游也渐渐拉开了帷幕,为了让游客品尝到新鲜的时令水果,许多农户与旅游公司合作,让更多的游客在享受浓郁乡土风情的兴致中,触摸农村生活气息,积累农村生活经验,增长农业生产知识。与之呼应的采摘农业也日渐红火,成为哈尔滨市郊区特色农业中的一大亮点。今夏,市场各方更是加大了个性化的“采摘游”产品供应,无论是线路、还是价格都更为个性化、专业化。哈尔滨市香坊区某公园采摘园内的3000余棵樱桃树果实累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采摘;哈尔滨第一届香瓜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地里亲手采摘;太平庄的蔬菜园也接纳了众多的客人……离开都市,在田间采摘果实,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魅力,哈尔滨市民把周末远足放到近郊农田里的采摘,其原因是采摘具有实惠、参与性强的特点。
松北区葡萄园主刘鹏举高兴地说:“过去得赶集或去市里沿街叫卖,现在不用再为此事发愁了,每天游客不断,自己到葡萄园亲手采摘,除了吃,还要带上个三五斤。周围地里的大玉米棒子,往年只有等到秋收卖干玉米粒,每斤也就四五角钱,可如今地里的玉米不用秋收,农庄要用青玉米招待客人,每穗至少要卖到六七角钱,算起来收入可要高出好几倍呢。”老刘还在田间地头种上了倭瓜、丝瓜等作物,这些在他们看来不起眼的东西对城里人来说却是个宝,亲手采摘的果实吃到嘴里格外香甜。
满足市民田园想象 随着学生放假和旅游旺季的到来,一些家庭纷纷选择较有特点的农业采摘游,省却了播种、耕耘、剪枝、护果等无数繁杂的劳动,只需要进入果园,伸伸手,胜利果实就来了。虽然这要比在摊贩那、超市中来得艰难些,但可以更真切地拥有成就感,并有着随意选择的主动权。现在的采摘带给我们的感觉绝不仅仅是回归或是什么“忆苦思甜”,而重要的是那一份真切而原始的收获,这种收获在这个季节里表现得格外直接和简单。
市民王先生是采摘游的热衷者。他说,采摘游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游客在园内不仅可以亲手采摘果菜,还可以了解到果菜的品种、生长习性和培育过程等,这让人们在参与劳动的同时还增长了知识、了解了自然。
能够亲口尝尝自己亲手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的确是一种享受,尤其对于孩子,恐怕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些黄瓜、草莓是怎么生长的。今年暑假,哈尔滨市民王女士已经是第三次带着她的孩子来到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游玩了。这里的奇花异草、特别好吃的水果和蔬菜让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流连忘返。
据了解,哈尔滨市目前开展采摘游的有宾县花果山、红旗满族乡、省农科院等。人们不仅可以在游山玩水之余来到果园采摘刚刚成熟的山杏、李子、沙果等,还能到农户家的菜园里采摘黄瓜、豆角等各类绿色蔬菜,市民张女士说:“到果园采摘,用手去触摸和体味那份感觉,慢慢地拧,轻轻地摘,零距离与果品交流,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小心翼翼地,生怕弄破了果皮,因为采下来的果子不光为了吃,还要欣赏、端详它们漂亮的果形果色。把采摘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体味、一种感受,甚至是一种文化,这种感觉只有亲自经历才能切实体验到。”
采摘游拉动近郊农村经济 近些年到郊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有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为出行采摘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哈尔滨周边果品生产发展迅猛,果园面积稳中有升,果品品种逐年增多,引进了很多洋水果,果质也越来越好。据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了一批果品专业村、养殖专业村和蔬菜专业村,给旅游采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批以农业采摘为主的旅游村,以农业采摘带动观光游、自驾游,还促进了以农家饭菜为主的餐饮业发展。目前,许多地方开始筹建采摘基地,让农业观光游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链条。据了解,道里区建设了一批采摘农业观光园,将通村公路铺进农家院,引进了日本特大草莓、美国香瓜等50个新奇特果类品种,规划出旅游采摘区、观赏区、奇特果类展示区,沿机场路形成一条农业观光长廊。
此外,市内几家主要从事蔬菜、果树、花卉的育种、栽培等应用研究的农业科研单位先后向市民开放,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将梨、葡萄、李子、杏、花卉品种试验园向游人开放,允许游人进园自采自摘,让游人在体验丰收喜悦的同时,感受科技进步。有的地方还在葡萄园内建造了欧洲风格的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鲜美的葡萄酒,还可以深入了解酿酒的全部工艺过程,增长知识。
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不愿意凑热闹到大景点去旅游,而是选择乡村农家田园去放松休闲。农业观光采摘游成为省内旅游的新亮点,这种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科技产品销售为一身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逐渐成为市民理想的游玩场所。此外,以豆腐坊、耕作园、养鱼池、采摘区形式出现的“农家小院”,让更多的城市人充分感受“农家乐”的兴趣。在这里,农家小院家家户户朴实热忱,你可以“吃农家饭、睡农家炕、说农家话、学农家活”。
据了解,采摘,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劳动,它成为连接城乡、和谐城乡的载体,都市人有了好去处,农民有了来钱“道儿”。